從“少跑一趟路”到“最多跑一次”
——我省推進高校學生事務中心建設側記
□本報記者 毛雪逸
“原先打印在讀證明,需要坐50多分鐘的公交前往紫金港校區辦理,現在只要走5分鐘就可以自助完成打印,無需預約等待?!闭驹谡憬髮W玉泉校區新“入駐”的研究生服務打印機旁,該校電氣工程學院學生陳海洋介紹道。
過去的一年,全省101所高校的學生事務中心累計為師生辦理各類事項230多萬件,比上年增加10.9%,辦事效率大幅度提升,學生滿意率超過97%。這也是我省高校努力讓學生從“少跑一趟路”到“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速的一個縮影。
優化學生辦事流程
去年以來,各高校從服務流程和服務細節著手,持續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努力讓學生“少跑一趟路、少進一扇門”。
“在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行政服務辦事大廳為師生提供的服務事項,從2013年2月啟用時的109項增加到目前的410項,其中401項已經實現了‘最多跑一次’的目標?!闭愦笮姓辙k事大廳管理中心副主任陳妙峰告訴記者。目前,浙大行政服務辦事大廳共有15個部門和單位進駐服務,設有23個服務窗口,承擔了學校面向師生量大面廣的全部服務事項。
為提高辦事效率,一些高校對窗口充分授權。寧波大學黨委印發了《寧波大學學生事務中心運行管理辦法(試行)》,并啟用了6枚學生事務中心專用章,規定了專用章的使用形式、受用范圍等內容。該校學生發展服務處處長周青認為:“通過規范事務中心各窗口專用章,既提高了辦事大廳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也讓學生‘少跑’了?!?/span>
“原先打印出國成績單,需要學生奔波在學院和校級多個部門敲章,現在只要拿著學生一卡通到學生事務大廳,就可以一次完成?!闭憬瓊髅綄W院學生處副處長張穎松介紹,目前該校學生事務中心開設10個服務窗口,受理40余項服務內容,其中教務、后勤、保衛、學工等涵蓋了80%服務項目的窗口,基本實現了學生辦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標。
提供全天候服務
通過“線上+線下”受理、辦理模式,我省高校學生事務中心逐步實現了“讓學生少跑路、讓數據多跑路”的工作目標。目前,浙大、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30多所高校建立了網上辦事大廳。
浙大依托校務服務網,開展網上辦事服務,并與本科生信息管理系統、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就業管理工作系統等學生服務系統互聯互通,基本實現了學生綜合事務、就業指導、團學事務等工作全過程網上辦理?!皩τ陔y以在網上一次辦結的事項,我們正通過線下快遞送件、事項權力下放等方式不斷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标惷罘褰榻B道。據了解,2016年,該校行政服務辦事大廳共辦理師生服務事項157921件,其中網上辦理54047件。
去年5月,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投入使用了“陽光e站”學生網上辦事大廳。截至2016年年底,網上辦事大廳上線使用辦理類項目86個、查詢類項目20個,受理了2萬余次申請。該校學工部部長周李俐表示,事務中心下一步將通過與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的整合,實現學生事務智能化管理和個性化服務有機結合,大力推進學生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
利用“杭師大微學工”微信公眾號,杭州師范大學學生事務中心在短時間內將各類學生事務中心相關服務公告推送至學生指尖。湖州師范學院事務中心則通過官方微信號及時推送校內新聞,同時針對師生關心的一些問題,設置了自動回復功能。
拓展事務中心的職能
為保障行政事務中心高效有序運轉,各高校將立德樹人作為事務中心的重要職能,積極打造一支具有高度責任心與奉獻精神的工作人員,并幫助學生解決在理想信念、學業指導、就業擇業、學生權益等方面的日常問題。
浙工大每年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選拔130名左右的本科生擔任學生綜合事務大廳志愿服務工作人員,并表彰志愿者中的先進典型,為工作人員樹立學習榜樣。浙江財經大學在學生事務中心設立校級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崗,成立“小紅芯”學生黨員志愿服務隊,定期定點開展志愿服務。麗水學院制定每個服務項目的辦理服務標準流程,并以勤工助學中心為基礎成立學生活動中心學生管理部門,按服務項目設立學生助管機構,協助教師開展工作。
依托學生事務中心,浙江師范大學成立調解與法律服務中心,以糾紛調解、法律咨詢、普法宣傳、法治培訓等為主要工作職能,依托學校學科優勢、專業指導力量,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